在資訊媒體不斷倡議健康的年代,猝死而涉及心臟疾病的新聞仍時有聽聞,不幸者更趨年輕化,令人傷感。自我疾病管理是鼓勵大眾增強對疾病的認識,從而能提高警惕,防範於未然。
要自我管理,大家應要掌握以下的資料 :
-
對疾病的認識
一般人認識的心臟病包括有冠心病、心臟衰竭及血管硬化;由於心臟是身體之主宰,負責體內各種物質,包括營養、氧氣、廢物等的輸送工作,當心臟運作失效或有缺憾時,都會引起疾病如心絞痛、心衰竭等, 後果可以非常嚴重。所以當患有相關的疾病時,必須緊守一些基本原則,務必減低對心臟的持續損害,以免導致不可挽救的後果。
-
學習檢測報告之提示
血液檢測中可以顕示心臟血管健康狀態的相關指標有血脂、膽固醇、血壓等。一般來說,心臟血管病患者都應維持以下各項理想的水平,以減低其心臟疾病的惡化:
→三酸甘油 <1.7 mmol/L
→總膽固醇 <5.2 mmol/L
→低密度膽固醇 <3.4 mmol/L
→高密度膽固醇 >1.0 mmol/L
→血壓 120-130 / 80-85 -
調理飲食,從三方面入手
I.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是心臟病的禁品。雖然很多人認為自己的用油量已減少,但以比較的想法來評估並不恰當,用油量應以每天5-6茶匙植物油為限。含有「隠藏」脂肪或反式脂肪的食物如酥皮、忌廉等的殺傷力跟「明」油同樣嚴重。
II.減少鈉質;可著眼於鹽、雞精、豉油及醬料用量;只要刻意地逐漸減少,使口味慢慢適應,便很容易成功。
III.注意纖維素、維生素B及抗氧化劑的協助功效;只要多吃瓜果蔬菜,便可擴大護心的飲食網絡。
-
保持適當體重
肥胖其實亦是破壞心臟健康的重要「敵人」,它不單只增加心臟負荷,造成肥胖的油脂,亦會堵塞血管,令心臟健康惡化。肥胖者應注意飲食調整及運動,以達致理想目標。
-
正面接受自己的弱點
改變口味及食物選擇是需要刻意去做才能成功。很多人對於喜愛的食物不能自制,從小養成的口味亦不想放棄,這些都是追求健康飲食人士常遇到的難題;但當知識愈豐富,自己對心臟情況更了解及要預防再病發的理想愈強的時候,難題便會逐漸解決了。
-
持有願意接受建議、嘗試及克服困難的態度
雖然很多人認為飲食習慣會很難改掉,而且飲食的環境亦非能控制,所以往往未起步便捷返,令飲食調節不能達成。其實先要充實自己的知識,確認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,諮詢醫護人員合適的改善方法,採用開放的態度接受建議,任何習慣都可以漸漸改掉或養成;況且,醫護人員會為病患者作後盾,提供資料、知識及方法,令改善心臟健康更易成功。
有了對疾病的自我管理的認識及知識,大家便可隨心而行,隨時而行,逐漸改善自己的病情,步向健康。
資料由養康藥膳及營養諮詢服務及V-Care資深註冊營師提供
Leave a Comment